美国人Noel Tichy提出了一个理论,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:
能让你赚更多钱的思维方式
最里面一圈是舒适区,中间一圈是学习区,最外面一圈是恐慌区。
什么叫舒适区?在这一圈里的知识,是让你觉得没有难度的知识,也许简单到你已经习以为常,因此可以让你处于舒适的状态
学习区,是你没有完全掌握的,有一定难度的知识范围,让你需要学习的部分,但是不至于太难受。
而恐慌区,指的是超过你能力范围的知识,其深度和广度是你难以承受的,于是会让你感到不适,感到恐慌,甚至会放弃学习。
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进步?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窝在舒适区。在舒适区不但生活安逸,而且还能时不时找到一些成就感,毕竟是自己已经熟悉的区域。但是,如果一直待在舒适区,很难学到新的知识。
如果你想要进步,应该努力让自己脱离舒适区,逐渐去接触你不太会的东西,尝试去挑战你不太会的东西,直到将他们从学习区转到舒适区,舒适区越变越大后,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恐慌区转为学习区。
提升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。
一个人的收入与他的眼界、掌握的能力是成正比的,你学得越多,挣得也就越多。
用一百元人民币挣出更多的钱:去批发市场买一些大众喜欢的,和日常用品摆地摊,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,与比较高的价格卖出,从中赚取差价。
方式找到招聘的广告,这些广告相信满大街都有,只需要出去逛一圈,相信找到这样的广告信息不难,然后用一块钱坐公交,或者骑单车,去做兼职肯定会有十块钱可挣;方式巧用广告,最好的广告莫过于:“本店所有商品一律两元、全场卖两块,都卖两块,挑啥拿啥买啥都两块,原价都是十块八块的,现在全场卖两块你不用问价,也不用讲价,也不怕被宰,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,两块钱你买不了上当,真正的物有所值……”是不是很熟悉,这种方式不是通过一块钱直接挣钱,而是通过“吸引”的方式将自己的“一块钱成本”推销出去,这样也能实现利益翻倍的效果。
有很多,比如做技术类的投资,但必须是从市场角度切入:我们先判断是否有市场,是否是虚拟出来的市场。再判断其他风险。对应用型科技,不应是先有一个技术,次做产品,再找市场卖。第一个是消费升级,第二是技术主导型行业。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准在提升,在吃喝玩乐、健康、医疗等方面带来的消费大升级,可能未来十年都是有机会的。没过三年,二等座就能卖满了,又过两年,一等座也订不了票,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也是未来的朝阳行业,趋势如此。其实,说这个话题的目的,不是说让我们一直快速挣钱,而是知道挣快钱只是一种暂时的生活需要,当我们通过有了这个一块钱挣十块钱的潜意识,这个“一块钱”不再是一块钱,而是我们获得十块钱,甚至一百块的“杠杆”。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。
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。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© 2023 nvsheng.cc 女生-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-3|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