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429千股千评南北船合并解释中國重工控股股東大量減持啥意思

时间:2023-04-22 浏览:63 分类:网络
一、中國重工控股股東大量減持啥意思

大股東減持有幾個原因:

第一、是自身資金緊缺,所有要套現。

第二、是戰略性撤離。

第三、是對該公司未來發展的趨勢沒信心。

主要就這三種原因。對股價有沒影響那就要看大股東的減持原因是什麼了。如果是第三種的話,那麼就會導緻散戶恐慌性抛盤,自然會跌了。如果是第一、第二種的話,那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。

大股東們的減持極有可能改變股價的短線運行趨勢。但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減持并非是個股股價趨勢的唯一可變因素,隻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積極改善,未來的動态市盈率仍然處于合理估值範圍内,那麼就沒有必要擔心大股東、小非們的減持。

二、南北車合并會不會引緻南北船仿效

據發改委最新金融支持船舶工業發展文件顯示,國家通過金融支持我國南北船大力發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。為加強我國船舶工業競争力,實施走出去戰略。,鼓勵船舶工業集團和中船重工集團進行合并重組,效仿南北車形成超大型的造船集團。其中涉及上市公。司有:中國船舶(37.30,-1.10,-2.86%)、中國重工(9.00,-0.17,-1.85%)

三、中國南北船合并幾率有多高 南北船合并最新消息

繼南北車合并,中鐵、中鐵建合并傳聞在股市的“亮眼表現”之後,“南北船”也借着合并的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。

随着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提速、軍工資産證券化率提升,這些能研制高端裝備的的軍工優秀資産有望加速注入“南北船”旗下的上市公司。1.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中船重工下屬天津新港船廠

2014年7月,由中船工業制造的新型的3000噸級多功能海洋執法船“中國海警3306”船入列,将由中國海監第七支隊管理。

2012年6月,由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所參與研制的蛟龍号載人潛水器下潛到了7062米,刷新了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新深度。

2012年9月25日,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“遼甯艦”就是在中船重工的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。

由中船工業建造的遠望号遠洋航天測量船,為我國海上測控任務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
業内稱“南北船”合并概率幾乎為零

【金融資本】“南北船”高管對調背後:軍工資産上市加速?

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 張璐晶︱北京報道

繼南北車合并,中鐵、中鐵建合并傳聞在股市的“亮眼表現”之後,“南北船”也借着合并的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。

3月25日,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(下稱“中船重工”)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(下稱“中船工業”),雙雙發布消息稱,中船工業原董事長、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、黨組書記;中船重工原黨組成員、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工業董事長、黨組書記;即所謂“北船”和“南船”領導層對調。這推升了市場對兩大造船集團可能進行合并的猜想。

受合并傳言影響,3月26日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(601989.SH)、中船工業旗下的廣船國際(600685.SH)和中國船舶(600150.SH)漲停。當日晚間,中國重工發布聲明否認了合并傳聞,并表示“未得到來自于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并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”。

聯想南北車合并前夕也曾有多次合并傳言,而且未得到上市公司确認的前例,此次南北船合并傳聞背後,有怎樣的國家戰略和考量?南北船到底會不會合并?此次高管對調的原因是什麼?

業内專家:合并概率幾乎為零

——中國民船業務已占全球70%,沒有競争對手,沒有合并必要

根據公開資料梳理,中國三大造船基地分别位于環渤海灣、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。其中後兩者屬于中船工業,環渤海灣屬于中船重工。

從上市公司來看,目前兩船各擁有3家上市公司:中船重工旗下包括中國重工、風帆股份 (600482.SH)、樂普醫療 (300003.SZ);中船工業旗下擁有中國船舶、廣船國際、*ST鋼構(600072.SH)。

從經營業績來看,中船重工的三家關聯上市公司近四年都保持盈利,而且業績相對穩定。但中船工業旗下三家公司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造船行業不景氣影響,業績下滑明顯。其中以中國船舶為例,其從2008年最高時一年42.6億元的利潤大幅下滑至2014年4036萬元的虧損。

在3月26日中國重工否認合并傳言後,3月27日中國重工公告稱,收到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通知,中船重工及其實際控制的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大船集團”)和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渤船集團”)進行了減持。

公告稱,自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3月27日,中船重工及其一緻行動人通過競價交易系統已累計減持中國重工約9.18億股,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%,參考減持市值高達83.5億元。并且中國重工表示,減持是公司控股股東中船重工及大船集團、渤船集團為了籌集發展資金而開展的,不排除上述股東在未來12個月内繼續減持股份的計劃。

此前由中船工業、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《中國船舶報》曾報道稱,2015年1月19日在船舶工業的老領導與中船工業負責人座談時,就建議“将船舶工業兩大集團進行合并。他們認為,船舶工業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,将兩大集團分割開來,導緻兩大集團多年來均存在發展的短闆,中國船舶工業的産品建造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”。

一位要求匿名的中船重工人士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,近兩年軍工任務飽和,很多船舶企業都不做傳統造船業務了。和南北車合并後形成壟斷不一樣,兩船沒有合并的必要,因為即使“南船”和“北船”合并後,造船業務量也隻占全國的三分之一。

民生證券軍工分析師石山虎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,中國重工主要以軍工訂單為主,這兩年船舶業務占比有所下降,主要是主動放棄了一部分盈利能力較弱的民船業務。另外,這兩年國家為了發展海軍建設,也是為了開發南海、東海、北海,特别是南海,中國重工承擔了很大一部分軍方上的業務。

“和南北車合并為了更好地參與國際競争不同,中國的民船業務已經占到全球的70%左右,在該領域沒有競争對手,因此沒有合并的必要。”石山虎說,“現在要實施的是消化國内的過剩産能,實施走出去戰略,比如把船舶賣到東南亞去。”綜上,石山虎認為“合并是小概率事件,概率幾乎為零”。

高管對調 或為軍工科研院所改革鋪路

——中國軍工資産證券化率較低,全球軍工企業前100強中80%為上市公司

如果合并為小概率事件,那麼此次兩船高管對調背後的含義是什麼?

石山虎猜測,此次高管對調背後可能有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的考慮,畢竟改革措施下沉時往往會遇到具體的人的改革難題,

发表评论